临床研究

什么是趾甲真菌?

趾甲真菌病又称甲癣,是一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甲床慢性真菌感染。甲癣可由皮癣菌、酵母菌和非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感染引起。全球最常见的甲癣病因是皮癣菌 T. rubrum。目前全球估计约有 11.2% 的后工业化国家患有甲癣[1]。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,治疗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,许多常见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,而且治疗时间较长[2]。
针对传统的疗效不佳和治疗时间较长的问题,ToeFX 推出了一种新疗法 ClearToe疗法,以满足患者的需求。研究表明,ClearToe 方案只需 30 分钟,就能在 6 个月内清除受感染的趾甲。ClearToe 技术的安全记录良好,没有不良反应记录。

临床试验(1 年研究)

纳入标准包括年龄在 18-75 岁之间、患有远端甲下甲癣(DSO)、同意在研究期间不使用抗真菌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。这种类型的甲癣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,即远端甲板与甲床分离。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和真菌学确诊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 Dynacare 和 LifeLabs 实验室通过 KOH/ 显微镜进行了真菌学检测。患者每 2 周接受一次 ToeFX 治疗,共治疗 8 次,之后每 5 周接受一次后续治疗,直至 6 个月。结果通过数字图像分析和 KOH/显微镜进行评估。

结果 76%的被分析脚趾在 6 个月内显示出优秀到卓越的疗效(真菌覆盖的指甲表面积减少 50%到 100%)。 97%的脚趾对治疗有反应。


体外和体内研究(与麦克马斯特大学生物系徐实验室合作)
体外和体内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光照防治红褐曲霉的最佳条件,红褐曲霉是导致趾甲真菌的最常见真菌种类。此外,还进行了体内外实验,以测试在人体甲片上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结果表明,清趾疗法对红癣菌感染有很强的杀真菌效果。

上图在显微镜下放大 40 倍的感染真菌的人体脚趾甲。真菌种类为红色毛癣菌(T. rubrum)。深色的 "爬行蚂蚁 "是真菌的小菌落。图片由 ToeFX 公司研究团队提供。
[1] 趾甲甲癣:全球重要的疾病负担。 J. Thomas, G.A., Jacobson, C.K. Narkowicz 等人,《临床药学与治疗学杂志》,2010 年。
[2] 甲真菌感染(甲癣):永无止境的故事? Mahmoud Ghannoum、Nancy Isham 等,《PLOS 病原体》,2014 年。

8-10 次治疗即可见效

76% 的患者可以基本或完全康复。